HINP news

我国首个全球性物种保护倡议在国际权威组织发布

发布时间:2020-12-31 浏览:1444

12月17日,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主导并联合天合公益基金会、IUCN全球物种存续委员会小猿组发起的《全球长臂猿保护网络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CUN)官网发布,这是第一个由中国机构主导、联合国际权威组织发起并面向全球发布的物种保护倡议,旨在号召更多的机构加入保护网络,开展长臂猿保护的国际科研合作与具体工作。

这次行动是落实中央领导有关强化海南长臂猿保护的指示批示精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IUCN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生态环境领域领头的国际组织,也是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拥有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资质的国际组织。此次《倡议》的发布代表了国际社会对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

2020年10月24日,第五届国际长臂猿日当天,研究院发起并主办了“全球携手,保护长臂猿”线上主题交流会。全球所有20种长臂猿保护代表有史以来首次齐聚一堂,共商长臂猿保护。IUCN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联合国原副秘书长、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原执行秘书长布劳略·迪亚斯,IUCN总干事、原瑞士生态环境国务秘书布鲁诺·奥贝勒等多位 与会专家对海南长臂猿保护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工作表示认可和赞赏,并就未来全球长臂猿和热带雨林保护达成共识,通过了研究院联合天合基金、小猿组共同发起的《倡议》,呼吁世界携手,建立全球长臂猿保护网络。

在研究院理事长、IUCN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看来,此次《倡议》的全球发布是研究院积极落实海南省委沈晓明书记“要立足全国力量,向全世界的科学家开放,不能关门搞”和李军副书记“长臂猿保护可成为国家公园研究院的重大课题,邀请国内外专家攻关”的指示,面向全球开放办院,联合国际组织共同努力的成果。

据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原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志刚介绍,研究院按照中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和国家林草局、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以拯救海南长臂猿为突破口,转危为机,积极开展科研体制机制创新。立足国内,在林草系统科研机构基础上不拘一格吸纳人才,同时广泛吸收来自中科院以及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课题研究。面向世界,不仅积极联系欧美主流科研院所,还与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的专家学者保持紧密联系,把门越开越大。同时,研究院与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外国顶尖科研院所保持沟通,自今年2月起克服全球新冠疫情蔓延造成的影响,召开十余次线上线下长臂猿保护主题活动,汇聚众多国内外顶尖学者和知名机构负责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据了解,近一年来,世界前沿科学期刊《自然》(Nature) 、《科学》(Science)等发表了海南长臂猿相关文章,英国广播公司(BBC)、每日邮报(Daily Mail)等西方主流媒体也对海南长臂猿进行了报道。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生态保护被提升到了世界话题的中央,海南在国际自然保护领域的名字越来越响。

章新胜表示,研究院将依托海南自贸港优势,进一步推动《倡议》,打造以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为中心的全球长臂猿保护知识网络/“朋友圈”,在海南注册成立全球长臂猿网络实体,传播中国智慧、海南方案,递出生态外交的名片,进一步提升海南在国际主流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助力展现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担当,支持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IUCN官网链接:https://www.iucn.org/node/3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