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研究院公告

ANNOUNCEMENTS

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2021年科研项目主持人征集公告

发布时间:2021-06-11 浏览:2289

为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文明建设,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计划2020-2021年重点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实践和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开展项目研究。经过公告邀约,已落实第一批项目负责人,现推出第二批人文社科类项目,面向全球公开征集各项目及课题主持人。

 

一、研究领域和方向

项目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深化研究70-120万,含项目主持费10万,书籍出版费20万)

以某个或几个分局为例,分别研究内外部的事权(规划权)、财权、人权等管理体制问题。包括省局与分局、分局与管护站之间;管理局与地方政府(县乡)之间的管理权限、责任范围等问题。出版相关书籍两本:1.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深化;2.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实务(政务、法务、财务)

课题1.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人事管理及转制过程中人员问题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分析国家公园分局和林业公司、林场、管护站、护林员等转制转型中的人员现状,重点分析薪酬待遇、就业培训等方面的现行政策与人员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从人员安居乐业长治久安角度,提出人事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建议。

预期成果:提出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或能力提升、解决遗留人事问题方案的智库报告1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课题2.已规划搬迁村庄研究—以某村庄为例((5-10万/年)

研究内容:选取国家公园内某个已经规划搬迁村庄,连续跟踪三年村民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结合脱贫攻坚巩固和乡村振兴要求,综合分析搬迁中的村民需求和相关的政策效应,提出改进优化的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3万字的研究报告一份、2500字的专报1份;每年提出咨询报告1份。

课题3.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与内外部各方关系研究(15-30万)

1)国家局、省局与分局、分局与管护站之间关系问题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分析梳理国家公园从上到下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相关关系,重点是人权、财权、事权的分配、运行等,结合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完善,提出相应的完善优化建议。

预期成果:1.可考虑以国家公园内部运行机制为主题的研讨会1次,邀请各地专家在海南召开,以会议论文结集方式发表相关的研讨成果;(经认可的会议,可增加研究经费5万元,会议费研究院承担)或 2.国家公园管理运行中的机制优化智库报告1份。

2)转制过程中社会化服务问题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调研中央相关部委与国家公园管理局、海南省政府之间管理权限等关系,重点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各个分局与市县之间的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分局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预期成果:可供国家林草局、海南省政府及海南各市县和公园管理分局参考实施的政策建议各1份。

3)国家部委、省局与各职能部门及与各市县之间关系问题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解决管理孤岛问题,调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林草局之间,海南省资规厅、生态环境厅与省林业局之间的行政、执法等管理权限、运行机制;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与国家公园管理局在事权、财权方面的合作与监管关系;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各市县关系。分析国家公园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权限和行政程序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提交国家林草局或海南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智库报告1份。

课题4.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科学游憩特许经营研究(15-30万)

1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特许经营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结合海南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研究探讨公园内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和规划,深入了解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现状和潜在发展能力,按照热带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相关法规、规划要求,提出旅游民宿相关的生态旅游项目设计,尤其是对生态旅游的市场拓展策略和执行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预期成果:有实用咨询价值的研究报告1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2国家公园休闲康养特许经营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结合海南全岛的康养休闲大背景和本地的资源禀赋,结合以大健康为主的休闲、养生和度假产业,按照热带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相关法规、规划要求,提出休闲康养和养生度假的具体项目设计方案,并对特许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情形进行预判分析。

预期成果:有实用价值的咨询报告1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3国家公园生态体验特许经营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结合本地区文化、风俗民情、自然景观等人文和自然资源状况,按照热带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相关法规、规划要求,提出旅游民宿、康养宜居等相关的生态体验项目设计方案,并对特许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情形进行预判分析。

预期成果:有实用价值的咨询报告1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项目二、国家公园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65-90万,含主持费10万,书籍出版:10万)

相关书籍:国家公园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召开热带雨林文旅研讨会(20万)

课题1.黎苗文化的挖掘与开发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周边的黎族、苗族现存文化的分布历史和区域、表现形式和场景等;黎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研究;黎苗文化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对海南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建议等。

预期成果:提交智库报告一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课题2.霸王岭生态文旅与康养资源市场化综合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霸王岭开展生态文旅康养的资源禀赋梳理;进入市场的SWOT分析和战略路径选择分析;开发开放对生态的影响和预控措施;相关的经济效益测算和社会效益(社区参与)分析。

预期成果:咨询报告1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课题3.国家公园入口社区特色小镇建设案例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选取进行实地考察跟踪,分析挖掘入口社区的小镇特色(如:长臂猿小镇),制定小镇开发建设的框架计划方案,包括规划设计思路及安排、投入测算、生态影响(环评)设计、社会效益分析等。

预期成果:咨询报告1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课题4.长臂猿相关的知识产权与保护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海南长臂猿独有的品牌意义、内涵的整理、挖掘;相关的知识产权(IP)归属、所有权及展现形式分析;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可能碰到的侵权行为预警分析和保护措施(是否要有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等建议)。

预期成果:智库报告1份;可考虑相应的论文1份(或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课题5.长臂猿保护科普宣教传播效果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梳理分析近年来各种媒体、论文等对海南长臂猿的报道宣传情况;收集整理关于海南长臂猿的研究和政策文件;提出传播形式设计(短剧、漫画、故事、诗歌)思路和预算;就VR/AR/MR等新手段、抖音、微视等新渠道、社区社群公众号等新方法等提出科普宣教的具体建议。

预期成果:智库报告1份;论文1篇(或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项目三、典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路径研究

65-90万,含主持费10万,书籍20万)

相关书籍:1.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人文资源;2.国家公园自然资源 3.已开发案例提升研究(经验介绍)

课题1.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本底调查(20-30万)

1)人文资源调查。负责人统筹、编撰费10-15万

研究内容:调研热带雨林国家公园7个分局每个分局及其周边,对各自具有开发价值的人文资源收集、整理、分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历史故事、民族传说、文艺传统、县志方志中的人物传记等,提出初步开发设想。

预期成果:形成各个分局独有的、每分局一份人文方志类详细的资料集刊;3万字的研究报告一份,2500字的专报1份。

2)自然资源调查。负责人统筹、编撰费10-15万

研究内容:调研热带雨林国家公园7个分局每个分局及其周边,对各自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禀赋进行调查、分析、总结。

预期成果:形成各个分局独有的、每分局一份自然资源类详细的资料集刊;3万字的研究报告一份,2500字的专报1份。

课题2.典型待开发资源保护与利用路径研究(案例)(5-10万/例)可多例

研究内容:选取某一分局,调研其周边地区各类人文和自然资源中可利用可开发的部分,设计相应的保护与利用路径,并进行简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测算。

预期成果:给本地分局和周边县市的智库咨询报告1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课题3.已开发资源利用的提升及深化研究(案例)(5-10万/例)多例

研究内容:选择利用的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具有实用价值的专项报告1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课题4.黄花梨、沉香、兰花等典型资源的保护利用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调研分析黄花梨、沉香、兰花等典型资源的分布、种植、加工、销售、使用等全产业链情况,挖掘其价值核心环节所在,对其产业化前景和生态保护等深入分析,提出这些资源保护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预期成果:综合性智库报告一份(或分项目报告3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项目四、国际经验借鉴和国际化研究

50-75万,含主持费10万,出版书籍10万)

相关书籍:全球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比较研究

课题1.全球热带雨林生态特点和保护与利用机制比较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全球各个热带雨林的生态特点并进行分析;结合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分析其现有保护与利用机制的优缺点;总结提炼对我国热带雨林保护有重要借鉴参考价值的保护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2500字的专报1份、或智库报告1份、或CSSCI及以上发表论文1篇;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

课题2.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法规国际比较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收集翻译典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原始法规资料;为我国热带雨林管理法规的制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预期成果:2500字的专报1份、或智库报告1份、或CSSCI及以上发表论文1篇;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

课题3.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经营模式国际比较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整理分析各国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所有权、经营权及相关的管理规定,总结其发展利用中的各种经营推广模式、经验,推荐符合我国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经营管理可参考借鉴的重点国家公园2-3家。

预期成果:2500字的专报1份、或智库报告1份、或CSSCI及以上发表论文1篇;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

课题4.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游憩利用机制国际比较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研究科学游憩方面经验、运行机制。提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展科学游憩的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2500字的专报1份、或智库报告1份、或CSSCI及以上发表论文1篇;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

课题5.哥斯达黎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借鉴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研究哥斯达黎加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政策措施、社会文化等。分析对比我国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异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2500字的专报1份、或智库报告1份、或CSSCI及以上发表论文1篇;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

课题6.海南长臂猿保护的国际视野及国际推广研究(5-10万)

研究内容:总结国际上种群数量极小的濒危动物保护经验案例和长臂猿保护经验,重点分析总结海南长臂猿保护的经验、国际合作、联手攻关等方面的内容,邀请国际专家利用国际化的叙事语言进行阐述。

预期成果:中英文版国际经验推广介绍材料1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2500字的专报1份。

 

项目五、长臂猿及热带雨林保护合作推广

62-67万,含主持费10万,书籍10万)

相关书籍:全球长臂猿保护国际合作

课题1.昆明大会、马赛大会汇报方案研究(霸王岭模式)(20万)

研究内容:总结海南长臂猿保护的海南经验、霸王岭案例。从长臂猿种群变迁线、海南生态变化线、国家政策线、国际合作等角度进行总结整理,并凝练出霸王岭模式。

预期成果:霸王岭模式凝练1份、不少于5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专报1份。

课题2.2021年《海南国家公园蓝皮书》(20万)

研究内容: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介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创新举措和相关成效,推进热带雨林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宣传推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品牌。

预期成果:蓝皮书1本。

课题3.全球长臂猿保护国际合作路径研究(10-15万)

研究内容:联合全球长臂猿保护力量,利用国际会议、国际论坛等扩大影响;国际长臂猿日10月24日的国际长臂猿保护联盟会议执行方案。

预期成果:国际长臂猿保护联盟秘书处的成立;长臂猿保护国际合作的智库报告1份;3万字的研究报告1份。

 

二、相关说明

(一)申报者应根据以本公告确定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要求为基础与研究院签署《科研项目任务书》和《科研项目合同》,以合同约定为准。

(二)项目人员聘用及管理

研究院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项目主持人及项目成员为研究院的兼职人员,以研究院名义对外开展工作。必要时研究院可以协助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三)科研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归研究院与项目(课题)负责人共享。其中,所有智库成果必须以研究院名义上报或者研究院书面认可的其他形式上报。以本次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正式出版的专著,可以以项目(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第一成果单位,但应在醒目位置标明“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科研项目成果(写明项目编号)”字样。

(四)如项目经费中涉及设备、物资等采购项目的,由项目(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承担国有资产权属界定和管理责任,研究院保留对所涉设备的使用权。

(五)研究成果以应用型研究和对策研究为主。

 

三、申报须知

(一)项目负责人应是所在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或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或能证明有足够的能力完成项目。

课题负责人要求有丰富的科研经验,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保证;熟悉海南情况的优先。

项目和课题可分开申请也可单独申请,优选安排项目申请的负责人及团队。

(二)项目(课题)负责人及成员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敬业精神、全局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治学严谨,学风正派。

(三)项目(课题)负责人及成员须亲自参加实地调研工作,且所有项目参与人员均应购买足额意外伤害保险,保险期须与项目期相同;

必须按研究院要求提供研究中的原始数据、过程数据。

(四)项目实施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研究院将停止拨付剩余经费;情节严重的将收回已经拨付的经费:

1.研究工作尚未结束,项目(课题)负责人无力继续开展研究工作的;

2.项目(课题)负责人及其团队人员在其他学术活动中有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

3.学术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的;

4.未按照《科研项目任务书》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阶段研究工作导致考核不通过的;

5.最终研究成果质量低劣或最终研究成果未经批准结项擅自公开出版的;

6.严重违反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的;

7.项目(课题)负责人擅自中止研究项目的;

8.未按合同约定的成果形式完成项目的;

9.项目(课题)负责人存在其他严重违反科研项目合同的行为的;

10.不按约定的时间提交阶段性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成果、考核表、原始数据和研究数据等),经研究院催告仍未提交的。

(五)所有项目和课题均须研究相关的国际国内的经验与案例、我国法律法规、国家确定的目标与任务等。

(六)项目(课题)负责人须仔细阅读本公告,理解公告中的要求以及《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的科研管理规定,并在研究中遵照执行。

(七)原则上本次申报项目必须在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承担本院的其他项目但未按合同结题的负责人不得申报。

 

请有意者根据上述要求填写项目(课题)负责人报名表(附件1)和科研项目申报书(附件2),于2021年6月25日之前发送至:keyan@hinp.org.cn。

 

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

2021年6月11日


 



附件1: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项目课题负责人报名表

附件1: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项目负责人报名表.docx


附件2: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科研项目申报书

附件2: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科研项目申报书.doc